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激发科研热情。2023年12月27日,学院在鸽子楼109-2会议室开展了第九期研究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活动由于冠瑛、丛云燕、张智超、吴浩然、丁欣、白文静六位研究生担任主讲人,葛文春、高福红、张彦龙、纪政四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活动由2023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艳主持。

活动上,2022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于冠瑛分析论述了俯冲大洋板块中的大、小规模岩浆作用和俯冲大陆板块中的大、小规模岩浆作用以及陆陆碰撞早期俯冲板块的岩浆作用。2021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丛云燕讲述了江西信江盆地上白垩统塘边组中红色砂岩的岩相学特征、物源区特征以及成土作用表现形式。2021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智超分享了通过锆石、独居石和磷灰石U—Pb定年方法精确限定了大兴安岭南段马都蒙铍化的成矿时代,通过岩石学、矿物学证据论述了水岩反应过程对铍矿化的贡献,对铍的沉淀机制和成矿模式进行总结。2022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浩然通过对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岩浆-热液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确定铍成矿时代、铍源区性质以及铍富集迁移沉淀机制。2022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丁欣对佳木斯及周围地块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岩石成因类型和岩浆源区组成研究论述,总结佳木斯地块长期地壳演化过程及地质意义。2022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白文静对兴安地块晚石炭世阿尔山杂岩体的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论述阿尔山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2022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于冠瑛

2021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丛云燕

2021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智超

2022级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浩然

2022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丁欣

2022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白文静
随后,四位指导老师对主讲人的汇报内容逐一进行精彩点评,针对主讲人的研究提出问题,并给予专业指导,开拓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一年多以来,“晶格”学术沙龙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已成为学院研究生的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新的一年,学院将积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扩大活动范围,营造良好学习科研氛围发挥科研育人在公司产品中的重要作用。